每日动态!专家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四大趋势
日本《每日新闻》2022年12月29日刊登题为《日美专家谈2023年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相关资料图)
全球经济正处在激烈震荡之中。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相伴的历史性通胀迫使各国疲于应付,全球经济减速风险开始迅速上升。2023年即将到来,世界经济将会向何处去?该如何应对资源价格高企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本文将透过专家的视角展望未来一年的经济趋势。
全球经济逐步放缓
日本财务省前官员山崎达雄认为,2022年,由乌克兰危机、资源和零部件断供、人手短缺等因素叠加引发的通货膨胀席卷世界。2023年,资源价格飙升和供应链混乱有望得到缓解,通胀峰值也即将过去。但是在物价上涨率较高的美国和欧洲,通胀并不会就此结束,物价涨幅远高于他们所力争实现的2%的目标。
美欧央行一定会在2023年全年继续实施金融紧缩政策,全球经济大概率会向着逐步放缓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一直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和资源的欧洲,2023年的增长率恐怕会降至0甚至是陷入负增长。
在乌克兰危机方面,由于欧洲正在加紧储备天然气,这个冬天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可能性暂时减小。但是如果战争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世界可能会在下一个冬天再次面临能源危机,尤其是欧洲。可以预见,乌克兰局势导致未来的世界经济陷入动荡的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随着美国坚持实施金融紧缩政策,原本面向非上市企业的投资基金可能面临资本外流的风险。由于美元汇率和美元利率都保持高位运行,持有巨额美元债务的新兴国家很可能会陷入债务危机。2022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50多日元兑换1美元的历史低点,虽然美元在升值,但随着曾经加速日元贬值的资源价格高企导致的贸易赤字逐步得到消解,有观点认为,美国的政策性利率将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最高点。2023年日元汇率有望稳定在130多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
资源价格前景不明
日本石油天然气矿物质能源公司(JOGMEC)调查部长竹原美佳认为,上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2022年,煤炭、天然气、原油等几乎所有资源的价格都出现飙升,可以说这是“能源危机”之年。在意识到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后,眼下的油价已经距离峰值有所下降,但不确定性依然巨大,2023年的能源价格走势难以预测。
能源价格上涨的征兆早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就已经显现。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更是坐实了这种局面。资源价格暴涨引发全球物价上升,各国为平抑物价纷纷转向金融紧缩,由此推高了全球经济的衰退风险。这就是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
其中带给全世界重大影响的无疑是天然气价格飙升。作为经济制裁的重要一步,美欧等国对俄罗斯原油实施禁运,俄罗斯也以削减对欧天然气出口作为反制措施。在石油领域,产油国仍有一定的剩余产能。虽然欧洲与中印等国之间的商贸流通发生了变化,但依然保证了稳定供给。
反观天然气行业,由于其物理属性,无法过度生产,当供需关系紧张时很容易引发价格上涨。尤其是在今年,一直以来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在乌克兰危机后扩大了液化天然气(LNG)的采购量,更是让天然气价格涨幅超过了油价。日本进口的八成LNG都属于价格较为低廉的长期购销协议,所以受影响程度有限,但依然对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困难重重印象深刻。
现在还很难读懂2023年的趋势,因为难以预测的要素过多。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前,全世界已经就包括分阶段削减燃煤发电、实现脱碳目标达成一致。但是相关行动眼下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美国衰退无法避免
美国凯托学会副会长杰弗里·迈伦认为,美国遭遇创纪录通胀的主要原因并非乌克兰危机。原油等能源价格的高企属于伴随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来的暂时现象,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美国国内因严重的人手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涨也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环境变化造成的,这一现象也有望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
引发当前通胀的主要原因是因新冠疫情凸显的三个要素。为防止疫情肆虐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美联储持续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美国政府也为支撑家庭开支投入了巨额公共资金。量化宽松与财政刺激双双“过剩”,再加上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断裂,物资供给受到严重制约。这三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眼下严重的通货膨胀。
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自3月以来加快了紧缩的步伐。虽然有批评意见认为效果至今尚未显现,但金融政策影响到实体经济通常需要数个月甚至数年。凯托学会的分析认为,扣除房租等居住成本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7月以来几乎保持不变。房租极有可能因未来的合同变更而由升转降。物价上涨率也可能在2023年春夏开始大幅走低。美联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情况,外界认为在小幅上调利率之后大概率会停止加息操作。
但是要想平抑高企的通胀、将物价水平拉回到从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实施金融紧缩政策的同时造成某种程度的经济低迷。回顾历史就会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且也找不到“只有这次例外”的理由。
在疫情发生后过度推行刺激政策的结果就是引发经济过热,进而遭到高通胀的反噬。美联储的金融紧缩措施正在为遏制通胀找到抓手,代价自然就是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时间里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拜登政府既要增加就业又要遏制通胀,但这不过是政治家的一厢情愿。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平抑物价与经济增长二者根本不可能兼顾。一旦美国陷入衰退,势必出现经济放缓、失业率上升。政府应当认清这样的现实。
伴随着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汇率市场开始集中购买利息更高的美元,形成美元汇率“独步天下”的局面。这的确对新兴国家经济造成了冲击,但在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中,各国无不在为稳定本国经济绞尽脑汁。美国也是一样。对美国民众来说,高企的美元汇率意味着能够以更少的钱购买进口商品,他们没有理由要求美国政府积极干预。可以说,经济形势的好转只能等待全球经济结束混乱这一个办法。
通胀依然居高不下
经合组织(OECD)11月发布了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2%,与2022年的3.1%相比出现大幅放缓,2024年的预测值也仅为2.4%。报告认为“通胀剥夺了家庭购买力,催生了风险”。经合组织成员国2022年的平均物价上涨率达到9.4%,2023年有望缩小至6.6%,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冷链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膨胀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2022-03-21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2022-03-21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2022-03-21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2-03-21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2022-03-21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2022-03-21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2022-03-21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2022-03-21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2022-03-21
行业正站在风口 数字化时代在为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能
以做强实体经济支撑为重点 成都单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提升
拥有多个国际赛事的直播版权 广州游戏电竞企业业绩向好
投诉量激增 直播带货存在这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作专班深入到各企业 春寒料峭挡不住松原市施工热情
引导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 湖南加快智能农机服务化转型
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州加大力度重奖创新
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 商品房现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
有序复工复产 1—2月份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多层次高频调度 1至2月河北省工业运行先行指标稳中有增
以车路协同为基础 智能交通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人才短板成为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通过技术手段整合调配供给资源 家政行业不断提质扩容
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 加强重大装备国产化“一条龙”模式构建
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减税降费获得感?
探索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有哪些积极意义?
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缓缴税费政策有哪些积极意义?
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需注意辨别谨慎消费
将“走出去”变“请进来” 西安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作用不断得到增强
厦门应如何融入“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发展大局?
江苏省如何不断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建设一体化的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天津职业人群保障加强
潜力持续释放 1—2月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略好于城镇
直接对接社会化服务 楼宇调解室将整体提升青岛劳动争议水平
成功化解纠纷11.47万件 银保监会服务质量日趋提高
春雷响百虫出 惊蛰文化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
青绿山水画在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地位?
开播即爆款 “文化类节目收视率低”这一固有印象被推翻
涵盖了109件真迹作品 凯斯·哈林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 带有一点自信的自嘲 “隔路”是另一种味道的“凡尔赛”
- 与文渊阁前后呼应 “何以中国”特展隆重致敬文化大成
- 严重者可造成暂时性失明 享受冰雪运动要注意眼睛的健康防护
-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选购牛奶时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 网课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怎么办?八问八答回应广大家长关切
- 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刺激 “倒春寒”期间老人该如何做?
- 青少年患者睡眠问题日趋增加 9条建议为孩子助眠
- 我国肥胖人群正逐年递增 不良饮食习惯是重要诱因
- 如何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这份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请收好
- 强化住房限购措施 西安限购限售范围进一步扩大
- 多种方式增加供给 进一步降低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居住成本
- 预计9月下旬海口可实现安居房申请网上办理
- 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升级 8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止涨转跌
- 8月中国新房找房热度依然保持平稳 环比微涨0.2%
-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 今年全国楼市调控刷新历史纪录
- 西安第二批集中供地中28宗为现场拍卖方式出让
- 细分化需求得到释放 房屋居住的属性越发凸显
- 佛山顺德龙江近日挂牌商住地起拍价约19.88亿元
- 青岛市4宗地竞品质抽签结果出炉 地溢价均约15%
- 坚持政策支持、多方参与 浙江版保障性租赁住房明确新增比例目标
- 简化审批流程 武汉将实现房源申请配租全程网上办
- 追剧为何上瘾?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及时满足的快感
- 11月谣言在“身边”,别信这些无稽之谈
- 不会融化的“果冻冰块”研制成功 有望改变食物冷藏方式
- 对症下药“十年痼疾”,“茶博士”帮老茶园重焕生机
- 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 老人被野猪咬伤 打猎者赔了5万多
- 老鼠油治烫伤致孩子进ICU 害人偏方为何被奉为灵丹妙药
- “逆行”考研=集体滑落?这结论该慎下
- 试行“家长学校”“持证上岗”?可以引导但不宜“法外加槛”
- “布鞋奶奶”走了 曾亲自给部队子弟兵送鞋40年
- 北京道路停车支持ETC无感支付
- 北京五道口增设行人信号灯四面全绿时段
- “法不责众”不是健走团“占道”的护身符
- 北京:建议研考考生考前14天在京备考
- 北京市2022年民生实事邀市民投票
- 将“干部”当店名 这个口子不能开
- 北京:242辆京牌小客车参加司法处置
- 吸氢气就能抗癌又防衰?最新“科学”流言榜发布
- 北京:保障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获较高认可
- 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我想和你聊聊
- 故宫博物院2022年年票紧急停售 恢复销售时间将另行公告
- 云南磨憨边检站中老边境缴毒逾4公斤
- 内蒙古满洲里公布55例本土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 满洲里高风险地区增至6个 中国内地新冠疫苗接种超25亿剂次
- 广州长隆举办“猿猴特展” 稀有“夜猴”首秀
- 四川绵竹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标记行为 划定领地或吸引异性
- 福建福州海警局利用无人机成功查获一起非法采矿案
- 北京海关今年已查获2700余批次涉嫌侵权商品
- 安徽合肥警方严打食药环知森领域违法犯罪 侦破重特大案件14起